来澳洲5年,头一次吃到本地豆腐花。出品来自一间甜品店,韩国人开的,严格来说不算鬼佬豆腐花。对,我就是要吃棒子的豆腐。

豆腐花上场,用一只雕花玻璃碗乘着,下面垫一块披萨饼砧板,再加一樽糖浆,糖浆用喝奶茶放奶的那种小瓶子装着。一如既往的棒子作风–精致。

豆花豆味清香,细腻顺滑,因为冰镇过,入口寒冽畅快,不过因为豆腐太冰,吃到第三四口,舌头已经开始麻木,再尝不出豆腐的细腻和香味。心急吃不了冷豆腐。

在我印象里,小时候吃过的豆花是一种很舒服的食品,味道清淡,但细细品味后能感受到丝丝的豆子的香味,广东豆花微温柔滑,喝了能安慰五藏六腑。

饮食喜好真的很主观,儿时的味道往往能先入为主,我们都是按照记忆去寻找“美食”。坦白说棒子的豆腐做得很不错,如果不是我尝过广式豆腐花在先,灌完一碗一定大呼过瘾,然后再encore一次。